西方何以支配现代世界近500年?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回到这至关重要的40年。从1490年到1530年,这40年是欧洲和世界历史的一个关键转折点。在这40年间,有哥伦布横渡大西洋的壮举,也有马丁·路德开启的新教改革运动。欧洲...
1942年3月,二十五岁的幼儿园老师玛格达和将近1000位年轻女性被送进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集中营里,纳粹很快就发现,透过让囚犯每天自主管理住宿区,甚至营地,就可以减少所需的守卫人数,同时,纳粹还可以利用这些“看守长”来转...
我们的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生生不息,绵延不断,根本在于一代代先贤将文化、精神、品格浓缩在竹简,在纸张,在字里行间,一代代华夏子孙以典籍为媒,在经典中汲取向前的力量,薪火相传。典籍不应束之高阁,因此《典籍里的...
本书从罗马人眼中蛮族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罗马的历史。从亚平宁半岛上的难民小村庄,到横跨欧亚非的帝国,再到5世纪西罗马的崩溃,罗马在崛起、强盛和衰落的过程中,始终面对来自蛮族的威胁,无论是周边民族对征服的抵抗,还是内...
许知远“梁启超五卷本”第二卷,讲述走向世界的梁启超。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被迫流亡日本,却意外踏上全球化的时代浪潮,在广阔的世界舞台上迸发出强劲的生命力。这一时期的梁启超以日本横滨为基地,先后创办《清议报...
本书为史界鬼才李硕的勇气之作,视野广阔,兼顾政治史、社会史、法律史、思想史诸多领域:从周幽王的上古世界,到林则徐的晚清帝国边疆;从《真诰》中的“仙人”和修道者,到孝文帝时代的悲剧官僚;从一个个隐入尘烟的饮食男女,到法...
本书是《(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重要阶段性成果,依据《(新编)中国通史》重大历史理论问题研究报告对中华文明的阐述,按照文明成长历程,以思想文化、精神文明为主线,突出“文明地标”,凸显时代特色、世界意义,宣示中国特色文明...
西晋末年,五胡入华,在持续七十年的纷乱局势中,鲜卑拓跋氏脱颖而出,创立北魏王朝。作者由此入手,论述拓跋氏如何建立核心集团与核心区以作为统治基础。但北魏后期政治中心与军事中心的分离,引发六镇之乱,东、西魏分立。在此背...
社会的发展演变,往往能够超越朝代的更替,而有其独自的趋向与逻辑。本书参考西方社会学理论,在浩瀚的传世文献中搜整拾零,广采碑志材料,通过海量数据统计与个案比较,描绘了东汉至唐末的中国社会史,开创了全新的观察视角与量化...
本书是《(新编)中国通史》纂修工程重要阶段性成果,在《(新编)中国通史》框架结构基础上,提纲挈领理清中国历史进程和社会形态演变的主线,简明扼要讲明中国历史发展规律和中国文明特质。本书叙事年代从文明起源一直到新时代。...
13—14世纪,蒙古统治下的元朝和伊利汗国关系密切,交流频繁,这一时期中国文明对伊朗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本书聚焦蒙元时代中国西迁伊朗的移民群体,以及元朝和伊利汗国之间的使者,考察他们为中华文明西渐所做的贡献。本书还重...
国际教育史上声势浩大又草草落幕的大胆实验。二战中数以百万计的孤儿被组织起来,形成自治“小国家”……那些在小小身躯和头脑里结出来的果实,成为后世丰富的遗产。194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了一场重要会议,汇集了当时...
巫蛊之祸是西汉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其中涉及汉武帝一朝的政治斗争,诸子夺嫡等明争暗斗。这场重大的历史事件的真相由于史料的缺乏,成为一个未解之谜。本书作者利用史料和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历史的空白进行了大胆而富有创建的...
故宫无与伦比的宫殿气象,历经六百年风霜,依旧熠熠生辉。故宫的建筑、藏品、人物三者以及其他元素的互动、演绎,成为故宫六百年的历史。本书共100讲,分6个章节,精选200余幅图片,以时间为线索,将明清600多年历史从头细细捋来,分...
2023年,小红书推出了一系列加速商业化的动作,如整合电商与直播业务、推出买手电商、布局本地生活服务等,创造了大量商业变现的机会。那么,有志于在小红书上获得变现的读者怎样才能抓住这些机会呢?这就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本书以强国经济学的视角,论述了中国从“大国”到“强国”的政治经济学理论逻辑,揭示了中国系统化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规律,并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新的视角阐释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形成了具...
本书是畅销书《团队协作的五大障碍》作者的又一力作。作者通过讲故事的方式揭示人们工作效率低下,情绪暴躁和焦虑的根本原因,并提供解决方法和工具:六大工作天赋模型。故事的主人公布尔是一位成功的首席执行官,书中详细描...
在“高速”时代,工作忙碌、疏于管理不是因为效率低,而是欠缺有效的管理能力;在“互联网”时代,管理不再是领导者的专利,而是人人都能复制的技能。本书作者丽莎·汉娜伯格曾为全球20余家跨国企业提供管理、领导方面的培训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