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民国以来畅销不衰的国史经典读本》封面

内容简介

这部《中国通史》是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成为“孤岛”的时候,吕思勉先生为适应当时大学教学的需要而编写的。全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中国文化史,借鉴古代史书的典制体,按章节分为婚姻、族制、政体、阶级、财产、官制、选举、赋税、兵制、刑法、实业、货币、衣食、住行、教育、语文、学术、宗教等十八个专题,内容之广泛,完全与今“大文化”涵义相合;下册是中国政治史,从民族起源开始,按时序叙述历朝历代史事直至民国开创。浓缩中国五千年历史于一书,仅用了三十八万字。先生主张通史内容大体不离“理乱兴亡”与“典章制度”两大板块,于是上册以“文化现象”为题目;下册“乃依时代加以联结”,以“革命途中的中国”结尾,总计54章。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 - 1957),中国近代著名史学家,字诚之,江苏武进人。曾任上海光华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吕先生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研究,1923年出版《白话本国史》四册,是较早的一部有系统的中国通史,对当时史学界很有影响,后又著成《吕著中国通史》两册。晚年从事断代史研究,先后出版有《先秦史》、《秦汉史》、《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等著作,还著有《中国民族史》、《史通评》等书。

吕思勉先生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家”。他曾把二十四史通读数遍,同时参考其他史书以及经、子、集部文献,将辑录的史料加以排比考订、综合分析,一生所写札记总数达100多万字,是史学界公认旧籍读得最多的 一位学者。他特别推崇顾炎武的《日知录》、王鸣盛的《十七史商榷》、赵翼的《廿二史札记》等著作,不为考证而考证,专关心“古今风会之递变”。自先秦至近代,独撰断代史数种、通史多部,一通到底,绝世罕见。爱好下棋,自言所收围棋谱“只缺三种”,曾为“棋王”谢侠逊作《象棋秘诀序》 。

目录

出版前言
绪论
上编中国文化史
第一章婚姻
第二章族制
第三章政体
第四章阶级
第五章财产
第六章官制
第七章选举
第八章赋税
第九章兵制
第十章刑法
第十一章实业
第十二章货币
第十三章衣食
第十四章住行
第十五章教育
第十六章语文
第十七章学术
第十八章宗教
下编中国政治史
第十九章中国民族的由来
第二十章中国史的年代
第二十一章古代的开化
第二十二章夏殷西周的事迹
第二十三章春秋战国的竞争和秦国的统一
第二十四章古代对于异族的同化
第二十五章古代社会的综述
第二十六章秦朝治天下的政策
第二十七章秦汉间封建政体的反动
第二十八章汉武帝的内政外交
第二十九章前汉的衰亡
第三十章新室的兴亡
第三十一章后汉的盛衰
第三十二章后汉的分裂和三国
第三十三章晋初的形势
第三十四章五胡之乱(上)
第三十五章五胡之乱(下)
第三十六章南北朝的始末
第三十七章南北朝隋唐间塞外的形势
第三十八章隋朝和唐朝的盛世
第三十九章唐朝的中衰
第四十章唐朝的衰亡和沙陀的侵入
第四十一章五代十国的兴亡和契丹的侵入
第四十二章唐宋时代中国文化的转变
第四十三章北宋的积弱
第四十四章南宋恢复的无成
第四十五章蒙古大帝国的盛衰
第四十六章汉族的光复事业
第四十七章明朝的盛衰
第四十八章明清的兴亡
第四十九章清代的盛衰
第五十章中西初期的交涉
第五十一章汉族的光复运动
第五十二章清朝的衰乱
第五十三章清朝的覆亡
第五十四章革命途中的中国
······

最后修改:2025 年 04 月 23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