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特別說明 本書第一版書名為《「性格」販子》,
本版(第二版)主要再行修潤與校對,內容沒有增加,建議毋須重複購買。
你可知道,報章與網路上經常提供的趣味性格測驗,
有不少都是根據「MBTI測驗」變形而來?
這個知名工具其實極富爭議,但又確確實實幫助了許多人。
為什麼?
**********
邁爾斯―布里格斯人格類型指標(MBTI)主要關注四個領域:
(1)心理能力的走向:你是「外向」﹙E﹚還是「內向」﹙I﹚?
(2)認識外在世界的方法:你是「實感」﹙S)還是「直覺」﹙N)?
(3)倚賴什麼方式做決定:「思考」﹙T﹚還是「情感」﹙F﹚?
(4)生活方式與處世態度:你是「決斷」﹙J)還是「感知」﹙P)?
由這四大問題得出的配搭,可歸結為16種人格類型:
(1)ESTJ大男人型 (2)ESTP挑戰型 (3)ESFJ主人型 (4)ESFP表演型
(5)ENTJ將軍型 (6)ENTP發明家 (7)ENFJ教育家 (8)ENFP記者型
(9)ISTJ公務型 (10)ISTP冒險家 (11)ISFJ照顧型 (12)ISFP藝術家
(13)INTJ專家型 (14)INTP學者型 (15)INFJ作家型 (16)INFP哲學家
這個受到榮格啟發而發明出來的人格測驗,現在不只大眾經常用來探索自己的個性,教育界、人力招聘與培訓等專業領域亦經常運用。MBTI的分類法不僅是這個領域的始祖,還啟發了後續許許多多人格測驗,以及媒體刊載的形形色色心理遊戲。但是,發明它的其實不是專業心理學家,而是一對「素人」母女。
凱薩琳.布里格斯與女兒伊莎貝爾.布里格斯.邁爾斯都是認真的家庭主婦、小說作者兼業餘心理分析師。一九二○年代,她們設計這份測驗的目的,是為了把榮格的學說介紹給大眾。這份測驗後來快速發展,在二十世紀中葉風行全美,從煙霧瀰漫的紐約會議室到加州柏克萊,都有它的蹤跡。二十世紀眾多知名企業中創造力強大的腦袋,都接受過MBTI測驗,以釐清發展適性。後來,MBTI測驗走出美國,進一步擴散至倫敦、蘇黎世、開普敦、墨爾本、東京與台灣。最後,就連小學、修道院、療養渡假村,以及黑暗的政治顧問公司與社交網絡上,都能輕鬆找到MBTI測驗的影響。時至今日,它已是全球最受歡迎的人格測驗。
MBTI測驗廣為流傳後,甚至成為每年獲利高達二十億美元的產業。然而,此領域專家們至今仍無法證明,這項測驗結果是否可靠………。本書作者安姆瑞以原創報導及從未公開過的文件為基礎,檢視這樣擁有文化代表性的人格類型,引導讀者省思「自我」的定義。很多人堅信人格類型能夠理解我們是誰:我們為何選擇現在的工作、為什麼愛我們愛的那些人、為什麼會做出明顯矛盾的各種行為。本書試圖找出這種堅定不移的信念從何而來,探討兩位發明者又是如何為人格類型成為大眾文化現象鋪路,以及這現象背後蘊含的深意。(更詳盡的內容介紹,請參見網頁中目錄的各章引文。)
名人推薦
人格特質分析專家 王凱琳
臨床心理師 丁郁芙
精神科醫師 吳佳璇
作者简介
莫薇.安姆瑞(MerveEmre)
牛津大學英語系的副教授,也是牛津大學伍斯特學院的研究員,著有《類文學:戰後美國低劣讀者群象》(Paraliterary:TheMakingofBadReadersinPostwarAmerica)。文章散見於《紐約客》、《哈潑》、《書壇》、《國家》、《新共和》、《波士頓評論》、《異見者》及《洛杉磯書評》等雜誌。此外,她也身兼《洛杉磯書評》的資深人文編輯。
官網:merveemre.com;Twitter:@mervatim
譯者簡介
駱香潔
清華大學外語系,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專事中英翻譯。譯作包括行路出版《無形資產:將人人變成神隊友的團隊默契科學》、《認識自己的身心系列》繪本、《路:行跡的探索》、《侍酒之人:那些葡萄酒宅神教我的事》等書,以及《靈魂小語:給失親者的話》(宇宙花園)、《啤酒百科:英國啤酒專家改變你的啤酒觀,讓你學會選酒、搭配餐點》(一中心有限公司)。
賜教信箱:judyjlo@gmail.com
目录
▎第一部前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詞」在人格心理學的歷史上,凱薩琳與伊莎貝爾率先察覺大眾渴望以簡單的答案,來解決自我認知的問題。她們從未受過正式的心理學或精神醫學訓練,但相信自己能夠克服自身的業餘身分,創造一套描述自我的詞彙。我看過很多人堅信人格類型能夠理解我們是誰:我們為什麼選擇現在的工作、為什麼愛我們愛的那些人、為什麼做出明顯矛盾的各種行為。這本書想釐清這種堅定不移的信念究竟從何而來,我在調查過程經歷了不少阻礙:檔案消失、錄音內容被刪、調閱資格申請被拒……,但仍希望試著以批評卻不失公平且不帶個人情感的方式,寫出一個融合各方意見的故事。
▎第一篇
►第一章嬰幼兒培訓宇宙實驗室
一九○○年代,許多人格行為學理論是由生育年齡的女性所發展,而非男性科學家,早期的人格入門書都是母親寫給母親看的,那是「母親」這個概念的巨變年代。失去兩個孩子後的凱薩琳,決意要成為專職母親的領袖,於是把自家客廳隔成「嬰幼兒培訓宇宙實驗室」,以女兒伊莎貝爾的人格作為自己的「教育實驗」,後來更進一步在鄰居與朋友的孩子身上做實驗。每個月她都會寄問卷給實驗對象的母親們,評估教養方式如何影響孩子的人格,幾十年後的MBTI也是從這份問卷發展出來的。
►第二章女人的本分
新婚的伊莎貝爾住進了丈夫軍旅訓練營附近的寄宿公寓。若從歷史的角度來看,MBTI測驗的起源或許可以追溯到一九一八年夏天在這間公寓發生的事。這段期間,伊莎貝爾不斷尋找符合自己需求及渴望的工作,並體悟出人們應該能找出聰明的分工方式,讓每個人覓得適合自己的工作;於是「找到適合的工作」也將成為MBTI測驗的宗旨。另一方面,凱薩琳讀到了關於榮格的文章,她認為榮格的人格類型理論,或許能使她原本慢慢死去的專業化與救贖計畫重獲新生……
►第三章認識自己
整整五年,凱薩琳的時間幾乎都花在詳讀《榮格人格類型》,榮格彷彿成了她「個人的上帝」。她也承續榮格的理論,發展出了以二乘二表格呈現的「人格顏料盒」,這是世上第一個、也是最簡單的人格類型表,後來MBTI著名的四乘四表格便是以之為基礎。凱薩琳把認識自己描述成一場可輕鬆完成、甚至好玩的自我發現之旅;她撰文向大眾述說,發掘自己的人格不需要科學實驗,也不需要嚴肅的自我反省,而是一種最有趣的技能,並且幾乎人人學得會。
►第四章成功的姿態
二十世紀初,心理學家大多嚴格區分「個性」與「人格」。個性意指穩定、統一的內在自我,人格則是內在自我隨著社會情境改變的表現方式。此時,伊莎貝爾以人格類型引導寫作方向,寫出了暢銷小說,後來她也鼓勵人們在發掘自己的MBTI時,做類似的角色創作練習。MBTI教導人們用一套新鮮、自由、真實的用語,描述自己的人生故事。後來,凱薩琳放棄了創作,重新投入最初選擇的專業:好太太。她認為「家庭的類型學實驗室」角色互動的情況,比小說裡的更加生動、緊迫;最熟悉的家人私密的內在世界,是榮格理論最佳的試驗場。
►第五章業餘心理分析師
一九二○、三○年代,許多分析精神學家對分析夢境很有興趣,凱薩琳也不例外,她利用索引卡設計了一套科學分析方式。而她也想跟某些名人一樣,成為自封的榮格心理分析師。於是她把嬰幼兒培訓宇宙實驗室變成心理分析機構,並命名為「造物主宇宙實驗室」,這段期間的各項經驗累積,後續都在設計MBTI測驗時發揮了功用。然而為了防止違反道德,美國心理學會譴責了業餘心理學,而她向榮格求教的信件,換來的只是榮格譴責她進行干涉。一九三五年,凱薩琳決定把兩間宇宙實驗室都給結束掉……
▎第二篇
►第六章人類的科學原理
《榮格人格類型》用簡易的詞彙,清楚說明了人與人之間的異同,哈佛心理學診所主任莫雷也因這本書動搖了行醫的自信,改以心理分析為畢生職志;他學會細緻地描繪人類靈魂的樣貌,利用人格類型與類型的組合,創造出動人而複雜的角色。他與克莉絲汀娜攜手建立了新學科――人格學,定義就是「人類的科學原理」。而凱薩琳則終於在正在設計問卷的伊莎貝爾陪同下,見到了榮格。此前互無知聞的莫雷、凱薩琳、伊莎貝爾即將相遇,他們各自的任務也將產生交集,引領人格測驗走入現代。
►第七章人格類型與政治
莫雷與凱薩琳把人格類型推向政治領域的嘗試,都是由希特勒下手。凱薩琳在未發表的論文中,以榮格心理學分析希特勒的人格類型。而一直希望對戰事幫上忙的莫雷,則接受戰略情報局的請託,整理了希特勒的人格類型報告。科學可以拆除任何戲劇化包裝,莫雷相信這是「人類的科學原理」能做到的,只是這份人格學的嘗試,猜錯了結局。另一方面,榮格的理論對伊莎貝爾來說是把實用的工具,她設計了一個人格測驗的原型――「表格A」,能把天資不同的人跟各種專業做出配對。
►第八章綿羊與山羊
美國東岸的人格測驗龍頭是合益顧問公司,他們認為聘用、解雇與晉升的決策存有明顯的隨機性,於是著手開發白領階級的職場性向測驗,以求量化員工的表現、智力與人格,為他們找到最適合自身綜合條件的工作。伊莎貝爾在自薦信中自敘對於「把人分門別類的方法」感到興趣,此法能夠「把工作的人放在適當的職位」。於是伊莎貝爾與合益合作了正式出版的問卷「表格C」。而第一個購買的單位並非大型商業公司,而是戰情局,用以根據人格特質為特工與祕密任務配對。起始就懷抱著商業企圖心的凱薩琳,算是邁出了第一步。
►第九章完美間諜
費爾法克斯有座美麗莊園,外界總以為是官方精神療養院,然而實際上是美國第一個祕密特工的人格評估中心:S站的總部。S站要做的是確保任務不會被指派給不適任的人。在這裡,受測者能夠讓人辨識身分的每樣東西都會遭到抹消;而在這裡結合布里格斯-邁爾斯人格類型指標的即興「劇場」情境測試,比起米爾格拉姆透過師生角色扮演,關於「服從權威」與「個人良知」的衝突實驗,又或是金巴多在史丹佛監獄的獄卒、囚犯角色扮演實驗,可都要早上許多。
►第十章人民的資本主義
證券經紀告訴客戶「艾森豪牛市」即將到來,親商的這位總統當選人曾說到「人民資本主義」會興起,並預告工業生產的獲利將分出部分給員工,人人都可以是資本家。人民的資本主義成為美國特色,人們想去哪裡工作、投資、創業都可以。一九五六年有多達六成的美國企業使用人格測驗,不只用來篩選潛在員工,也用來確定員工都心滿意足並相信工作本身的好處。人格測驗代表的是新興的白領工作文化。而伊莎貝爾的業務範圍從測驗轉變成諮商,似乎也是可以預見的。
►第十一章家庭派對測驗
曾在戰情局的S站為間諜任務服務的麥金儂,成了人格評估與研究中心的主任,他有自信比過去更清楚地看見人格測驗的未來。有些人對現實擁有獨特想像,旁人無法模仿,他想探索這些人的內心深處,於是提出了「生活評估」的計畫。他邀請學者、作家、畫家、建築師與企業主管等,前往舊金山灣區合宿共度連假,在這段時間進行一連串的人格評估、治療課程與友誼賽,「試著」找出哪些人格特質才能成功並快樂地適應現代工業社會。他還為他稱為「週末派對」的這棟屋子取了個俏皮的綽號:「金魚缸」。
►第十二章那個討厭的女人
喬恩西是教育測驗服務社創辦人兼社長,他是開啟美國大規模認知測驗時代的重要人物。喬恩西有心把大規模人格測驗變成工具,用以補充認知測驗。同時,他卻擔心發展中的人格研究領域,將分裂成眾多小圈圈「派系」;為了對抗智慧分散,他在社內建置了人格研究中心,也開始與伊莎貝爾合作。這段期間,MBTI不只更改了原先的名稱,還進行了一連串的檢驗與改善,以符合科學效度。而伊莎貝爾這位被行家們蔑視的業餘者,帶著這套人格類型的半神話詞彙,也與專業人士在形式化詞彙與統計方法上產生了激烈碰撞。
▎第三篇
►第十三章生與死的共時性
「共時性」是榮格用以解釋「有意義的巧合」的詞語。在壽險公司人事部擔任分析師的瑪麗,因為工作對人格研究產生了興趣,並投身心理學領域,「共時性」讓她遇上了伊莎貝爾。她促成了MBTI測驗最終的成功出版,並將MBTI推波助瀾成一種全球現象。她們共同創立的「心理學人格類型應用中心CAPT」,保存著MBTI一切重要的文獻。伊莎貝爾人生中最後一段發熱發光的歲月,都用於努力保存與母親的共同作品,而這位伊莎貝爾「親愛的冒險夥伴」,肯定是心理學人格類型應用的重要人物。
►第十四章百萬分之一
每年有超過兩百萬人做人格測驗,MBTI是全球最受歡迎的;然而,與MBTI邂逅的人,了解伊莎貝爾、凱薩琳或MBTI起源的極少。透過自我管理與商業心理學日趨普及,MBTI的擴散途徑林林總總、令人眼花撩亂,影響範圍愈來愈大的同時,也稀釋了伊莎貝爾的本意,導致人格評估比過去更容易遭受批評。時代與環境的演進,使得人格類型成了一種最佳的行銷技巧,人們自身也成了商品。隨著MBTI驚人地成長,它被草率利用的風險也愈來愈高;人格類型是否會淪為資本主義時代末期愚蠢、膚淺的文化產物之一呢?
▎結語:真正的信徒
每隔一段時間,人格類型指標就會受到質疑與批評,論者總說這種工具不可靠,或說內容籠統、人人都能對號入等等。然而由於完全不相信人格類型,他們解釋不了為何人格類型會對受測者產生驚人的影響。這個世界已與凱薩琳所處年代大不相同,但是藉由人格類型詞彙在自我發現與自我創造間建立的連結,至今仍未消失;無論目的是什麼,自我覺察仍舊是珍貴的心理學貢獻。儘管效度與信度受質疑,儘管起源與用途遭批評,現下MBTI仍以強大的自我技術之姿,持續運作著。
◎致謝
◎關於資料來源
◎圖片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