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网络普及以后,我们的生活和商业方式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如果只徒然地追求这些变化的话,是看不到科技发展的本质的。为了思考今后的社会将如何变化,回顾信息技术相关的历史并检视现在是十分重要的。
工业革命之后,1794年在法国诞生了一种被称为“悬臂通信机”的技术。之后,知名作家、发明家、数据科学家雷·库兹韦尔预言,2045年之前,计算机的能力将会超越人类。本书即着眼于这250年间通信技术的发展,回顾过去,检视现在,展望未来。
作者简介
作者:
【日】中野明
1962年出生,日本同志社大学理工学院兼职讲师,以信息通信、经济管理、历史民俗三大领域为主题写作,著作有《1小时读懂阿德勒》《用“设计思维”从无到有》《哈兰德·桑德斯的教诲》《虚幻的五大美术馆与明治时期的实业家们》《战后日本的首相》《裸露从何时起变成了羞耻之事》等。
译者:
朱悦玮
2005年本科毕业于大连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自2007年开始从事日文图书翻译工作至今,翻译出版图书数十本,内容涵盖文学、历史、哲学等方面。主要译作有《罗马人的故事》《航海图的世界史》《田中一光自传》《丰田传》《我是猫》等。
目录
前言序章从生态史观看信息技术
梅棹忠夫的信息论
用“变迁”来把握文明的发展
纵览信息技术250年的发展进程
以“信息技术的生态史观”为目标
第一章视觉通信——拉开近代信息技术的帷幕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什么是视觉通信?
不断扩大的视觉通信网络
近代信息技术的开端
不依赖手持媒介的通信
悬臂通信机的惊人效果
信息技术的近代化始于数字
信息技术大众化的第一步
视觉通信带来的正面可能性
史上第一次网络犯罪
可能性的实现会催生出新的可能性
“必然”“积累”与“决策”
第二章使用电力进行交流
革新与S形曲线
电磁式电报机的诞生
库克与惠特斯通的五针式电报机
从60千米拓展到6万千米的美国电报网络
英国与法国的电报事业
旧技术的破坏与新技术的创造
过渡时期的折中方案
连接世界的电报线路
隐形武器
凭借电报力量崛起的报社
通过电报发展壮大的通讯社
电报改变生活
电报编码的优势与弊端
可能性成为现实后出现的复杂社会
第三章通过电缆传递声音
在电话之前出现的传真
电话的诞生
电话服务迅速开展
不断革新的电话使用机制
电话服务的垄断趋势
电话的大众化
缺乏互换性的电话系统
私营电话服务与国营电话服务
电话服务的另一个历史
使用电话线路的广播系统
“意料之外的成功”
个人信息与公共信息
第四章通过电波传递声音
马可尼与无线电报技术的发展
横跨大西洋的无线通信
走在理论前面的实证实验
在无线电领域同样发挥作用的网络外部性
将泰坦尼克号遇难的消息通知全世界的无线技术
用无线电传播声音
从业余无线电到无线广播
无线广播带来的全新交流方式
无线通信员戴维·萨尔诺夫
无线电音乐盒
萨尔诺夫进军广播事业
广播节目的诞生
广播网络与广告的诞生
变化的生活与全新的问题
第五章电视时代到来
筹划电视播放的萨尔诺夫
比收音机更早的电视机开发历史
从国家主导开始的日本的广播
吉田秀雄与日本的民营广播电台
广播事业的转变
正力松太郎与电视的邂逅
日本广播电视网络的构想
名为街头电视的强力武器
代表20世纪的技术
20世纪的信息技术
模拟信号信息技术的时代
IT发展250年中的3次浪潮
第六章计算机的诞生
计算设备的发展
电子化数字计算机的诞生
范内瓦·布什的MEMEX
个人电脑的预言
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
用比特表现所有的信息
勒内·笛卡尔与数字信息技术
作为商用设备的计算机
将布什的理念变为现实
Dynabook和Alto
个人电脑的另一条路径
盖茨与乔布斯登上舞台
Wintel与Macintosh
硬件与软件仍然无法满足的需求
第七章覆盖地球的神经网络
冷战的余波
回归电报网络的创意
包交换技术的诞生
ARPA网络的诞生
ARPA网最初的目的并非用于战争
从ARPA网络到互联网
万维网与多媒体电脑
万维网的重大意义
媒体的屏障失去意义
软件、硬件、网络三要素
通过“3W法则”分析互联网的大众化过程
网络与硬件的发展
万维网向大众敞开大门——博客、SNS与智能手机
媒体的屏障被彻底消灭
第八章IoE、大数据以及AI
信息技术的两大新趋势
未被利用的生物体信息
人类周围未被利用的信息也将被利用起来
爱迪生给我们的启示
未被利用的信息是未开拓的新领域
统计学的方法真的“最强”吗
警惕黑天鹅事件
人类的自由意志
越发严重的矛盾
第九章“超”矛盾时代来临
“协同与垄断”或者“共享地与独占地”的矛盾
便利性与隐私性的矛盾
“世界与地区”的矛盾
永无止境的矛盾螺旋
黑暗彼端的光明
······
[ IT传:信息技术250年下载地址 ]
最后修改:2024 年 09 月 19 日
© 允许规范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