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屍體才是推動醫學進展的最大功臣!
「是的,他生前是好人,我當然不想挖出他的屍體……但只要想到如果有二十個人可以因此獲益,那就值得了。」by不具名的醫學院學生
●死刑犯的屍體曾是古人練習開刀的對象?
●遺體防腐技術是來自於南北戰爭?
●為了製造更安全的汽車,屍體也充當防撞測試員?
●乘客的遺體如何解開飛機失事之謎?
●子彈的射擊效能提高,是因為科學家以屍體來做試驗改良?
《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瑪莉.羅曲,冒著被質疑「腦袋壞了」的風險,帶領讀者展開一場死亡之旅。為了一探屍體在死前與死後的作用,羅曲前往南方大學醫學中心解剖室、田納西大學人類學研究中心、韋恩州立大學衝擊研究所等機構,看屍體的各部位如何被「有效應用」。這位喜愛四處獵奇的「古怪」記者,認為屍體不只是屍體,它能成就不朽的科學成就。
趁著心臟還在跳動,靈魂尚未離開軀竅,《不過是具屍體》告訴我們應該秉持開放的態度,自行決定死後的旅程:成為美妙浪漫的花園肥料、流進水裡被鄰居喝下肚、前進哈佛做個罐中腦,或是在教學陳列架赤身裸體搔首弄姿「永久保存」……在羅曲機智幽默的筆鋒下,死亡再也不只是場感傷的人生大事,而能替醫學與科學進展開啟新的章節。
作者简介
玛丽·罗琦MaryRoach
1959年出生于美国新罕布什尔州汉诺威市,卫斯理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现为自由作家,《美国国家地理》、《新科学家》、《连线》的专栏撰稿人,《美国科学与自然写作年度选2011年卷》主编,2012年获得哈佛世俗协会颁发的拉什迪奖,同年还被MaximumFun.org授予科学调查特别奖。迄今已有五本科普畅销书问世,风格幽默搞怪,可称为当代最令人捧腹的科学作家。
已出版作品
《人类尸体的奇异生活》Stiff:TheCuriousLivesofHumanCadavers
《见鬼,科学推倒来世》Spook:ScienceTacklestheAfterlife
《科学碰撞“性”》Bonk:TheCuriousCouplingofScienceandSex
《打包去火星》PackingforMars:TheCuriousScienceofLifeintheVoid
《消化道历险记》Gulp:AdventuresontheAlimentaryCanal
译者简介:
王祖哲
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从事艺术哲学、美学、文学理论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有《别逗了,费曼先生!》《居里一家》《地球简史》《神圣几何》《夏娃的种子》《另类美国史》《爱因斯坦的小提琴》等近二十余种译著出版。
目录
推薦序「臭皮囊」的應用史/蘇上豪序死亡,絕非一成不變
1頭顱要是任意丟棄,那就太可惜了
在死屍上練習開刀
2解剖的原罪
人體解剖史背後的卑鄙勾當
3不朽的來生
人體腐爛學及防腐技術
4屍體能開車?
撞擊承受力科學
5黑盒子以外的祕密
乘客遺體會說話
6替活人挨子彈?
子彈和炸彈的倫理爭議
7替誰上十字架?
杜林屍布上的血跡
8要怎麼知道你已經翹了?
腦死、活埋和靈魂的歸宿
9不過是一顆頭顱
斬首、復活和頭顱移植
10大啖人肉
食人療方和人肉水餃
11出了火坑,進堆肥箱
其他新穎的了結方式
12本書作者的遺體
她究竟會怎麼處理?
參考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