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概述了自公元1000年起、横跨千年的世界技术发展传播史。这场讨论围绕着三个关键概念展开:技术对话、环境制约、工业革命。作者使用了“技术对话”这个术语来挑战自上而下的“技术转移”概念,它表明技术传入一地后,通常被调整以适应当地的需求和条件,也常常引发进一步的创新。本书追溯了一千多年来的这些相遇和交流,考察了农业、火器、印刷、电力和铁路等技术的变化,探索发生在世界不同地区的技术对话。
以往,衡量进步的标准是技术革新的速度、创造产出及利润的提升效率;当下,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成为了最主要的问题。因此,本书的最后几章将故事带入更具现实意义的21世纪,从全球视角讨论包括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和数字化在内的技术发展,提出需要什么样的新型工业革命来迎接人类世的挑战。
作者简介
ArnoldPacey
阿诺德·佩西:物理学家、农业工程师、历史学家、技术哲学家,除技术史经典《世界文明中的技术》外,还有《创造力的迷宫》《技术的文化》《技术的意义》等著作,他是2017年列奥纳多·达·芬奇奖章(美国技术史协会最高荣誉)的获得者。
佩西1937年出生于云南昭通,受父辈“天下一家”理念的影响,对中国的历史文化颇有了解。他从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挑战技术史领域的欧洲中心和白人优越论,每部作品在出版之初都是颠覆性、开创性的,让读者看到欧洲之外广阔世界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技术,在出版之后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领域的经典。
FrancescaBray
白馥兰:现代国际汉学界、社会人类学界和科技史学界的顶尖学者,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组成员,北京师范大学名誉教授,国际科学史学会主席,也是列奥纳多·达·芬奇奖章获得者。
主要著作有《中国科学技术史·农业分册》(李约瑟主编)《稻米经济:亚洲社会的技术与发展》《技术与性别:晚期帝制中国的权力经纬》等。
目录
前言合著者说明
第一章亚洲技术的时代,700—1100年
第二章基础技术的差异与杂合,1100—1260年
第三章西方的动向,1150—1490年
第四章美洲及亚洲贸易中的农业生态学
第五章火药帝国
第六章印刷、书籍与技术的理念,1550—1750年
第七章三次工业运动,1700—1815年
第八章枪炮与铁路:亚洲、英国、美国
第九章铁路帝国,1850—1940年
第十章科学发现与技术之梦,1860—1960年
第十一章健康、饮食及日常基本需求中的技术
第十二章迈入21世纪
······